“2012/2013年榨季我省甘蔗畝產創歷史性新高,達到4.7噸,首先歸功于專業大戶和專業合作社所起的帶動作用。”海南省糖業協會近日提出了《關于扶持專業大戶和合作社發展甘蔗生產的意見》,意見認為,以專業大戶、專業合作社的形式發展甘蔗生產,走產業化道路是未來的方向。
省糖業協會秘書長李京說,長期以來,我省甘蔗生產基本上都是被農民當作副業來對待,種植、管理都沒有足夠投入,也不知應該如何投入,以致單產低下。制糖企業備受原料甘蔗供給不足和不穩定的問題所困擾。
比如東方糖廠,建廠以來一直沒有甘蔗“吃飽”,但2012/2013年榨季甘蔗產量一躍達到40萬噸,同比增長150%以上,這是因為東方市有一批甘蔗生產大戶迅速崛起。
據了解,2012/2013年榨季我省甘蔗總產恢復到歷史最好水平。儋州、東方、昌江、臨高等地的大戶普遍獲利,有的大型基地利潤甚至超百萬元。由專業大戶和合作社來建設大型甘蔗生產基地,無疑可為糖廠原料供給提供有力保障。
據分析,農業生產的經濟效益源于規模與科技。專業大戶和合作社的甘蔗,由于面積規模比較大,且實行科學、標準化生產,生產經營組織化程度較高,自然資源、人力資源高度整合,各種生產工具、生產資料等都可共享,避免了浪費,無形中節約了大量的成本開支;由于統一購買種苗、肥料、農藥、農膜等生產資料,也可以得到優惠價格或賒賬供應,且質量有保障;由于產量規模較大且是統一管理,在甘蔗砍收的勞力安排和甘蔗進廠交售方面的工作也比較方便,可以省下一大筆錢。
另一方面,甘蔗專業大戶和合作社,其負責人往往都具有較高的文化程度,有成本觀念和經濟效益觀念,同時與外界聯系密切,容易獲得各種有效信息,不斷促進生產基地的技術進步,提高自身的競爭力。
據省農業廳統計,目前我省登記在冊的甘蔗專業合作社有14個,主要分布在儋州、東方、昌江、臨高。
李京認為,甘蔗的生產應通過扶持甘蔗專業大戶和合作社來盡快實現集約化、產業化、規模化、機械化、水利化和科技化,以從根本上保障原料甘蔗的供給和甘蔗生產的經濟效益;通過扶持甘蔗專業大戶和合作社來爭取整村、整鄉、整鎮地建立起甘蔗生產基地。
集團地址:日照經濟技術開發區秦皇島路59號凌海大酒店 全國服務熱線:0633-3602298
集團銷售部電話:0633-3602298 集團銷售部辦公地址:日照經濟技術開發區秦皇島路59號凌海大酒店裙樓
@魯ICP備16002510號 凌云海糖業集團 ?版權所有 違者必究